文: 林孟緯 物理治療師
來醫院基本上都是因為病痛而來,說真的,氣氛也都不會太好,因為大部分人的情緒都是低落的。但是唯獨有一群人,來的時候是懷著緊張、期待但是又有點害怕的心情,但是她們是滿懷著希望。也可能是少數醫院訪客中,是雀躍的,就是懷孕的媽媽。
懷孕也是有分階段的
懷孕大致上可以分三個階段:
第一個階段:
大約就是懷孕前三到四個月,這個階段的胚胎剛著床,並不穩定,因此長輩都會說:
“懷孕前三個月不能說”
這個階段媽媽的情緒會波動較大、孕吐和噁心也都會發生在這個時候。體重也會增加1到2公斤左右。但是媽媽基本上不會感覺到寶寶的任何動作。
第二個階段:
大概就是半年後,媽媽的身形就會比較看得出來懷孕了。所謂的”胎動”,也開始發生在這個時候。懷孕時期的不適感也會慢慢消失。
第三個階段:
大概就是六個月後到卸貨的階段。媽媽會有骨骼肌肉不適大概都是在這個時期發生的。常見的有:
頻尿
背痛
下肢水腫
子宮圓韌帶拉扯的疼痛
便祕
容易喘
懷孕會有什麼生理上的變化?
最令媽媽在意的其中一項就是體重增加,雖然懷孕都說要補,這就是婆婆跟媽媽的戰爭了,但是整個孕期建議增加體重不超過15公斤
隨著寶寶身體越來越大,寶寶會往上壓迫到橫膈膜跟腹腔,因為這兩個部位受到拉扯,媽媽的呼吸肌運作比較吃力,也比較容易過度換氣,因為身體二氧化碳沒辦法有效率的排除。另一方面媽媽的攝氧量也比較大,因此會用加大呼吸深度來代償。
寶寶會往下會壓迫到膀胱,所以媽媽也會有頻尿跟容易泌尿道感染的情況。除了膀胱,寶寶也會壓迫到下腔靜脈,造成下肢靜脈的血液跟組織液沒辦法回流。因此媽媽也很容易發生下肢浮腫。同時也會發生回流到心臟的血液不夠,因此從床上爬起來常常會頭暈目眩。
因為寶寶的體積變大,會讓腹直肌被拉長超過彈性限度,就好像手臂肌肉完全伸展後會很難出力一樣,腹直肌也很難幫忙收縮支撐寶寶重量。因此子宮圓韌帶就會幫支撐寶寶重量,過度拉扯有時就會疼痛。
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骨盆底肌肉上,過度的伸展會讓骨盆底肌肉沒辦法支撐膀胱、直腸等骨盆腔內器官,加上前面說的腹肌也沒辦法穩定這些器官,讓這些器官的肌肉沒辦法適當出力或是過度拉扯。就會發生背痛、便祕、腹腔疼痛等等。
懷孕時因為賀爾蒙的改變,除了容易造成懷孕前期的不適外,韌帶或結締組織的延展性也會變大,這是為了要讓媽媽的骨盆可以裝得下長大的寶寶。問題在於,韌帶本身的功能就是用來讓骨骼能夠維持在正常的位置上,現在韌帶變鬆了,也就是
失去支撐的功能。媽媽也就容易腰酸背痛的。這通常也都會發生在懷孕的第三階段一直到卸貨之後。因此懷孕的後期甚至到卸貨之後的運動注意事項就會很多,也關係到之後是否會有不適感的產生
舉例來說,腰背筋膜 (thoracolumbar
fascia)延展性會變好,可是因為寶寶的關係,腹肌已經被拉長了,而腰背筋膜卻又沒辦法提供支撐,因此媽媽在站姿上就會用過度伸展髖關節來代償。這就會造成部分的肌肉太緊,久了就會造成不適。這個之後我們再另外做一集視頻為大家說明。